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成功大學新廣場的命名爭議,讓南榕的生平和代表性再次引發全台討論,這位"歷史人物"再次在現代社會引起波瀾

這次「我主張。尋找南榕」藝術展,特別邀請20位藝術家於台南人權象徵場域展現創作藝術,沒有特定場所,更沒有框架,用藝術一同體會南榕、尋找南榕!


『我主張。尋找南榕 藝術展』

201447 - 5月14
台南19個人權地點

參展藝術家:

林美吟。【讚不讚】_ 立體造型 _ 台南市市政府廣場前

范如菀。【台灣站起來】_ 立體造型 _ 吳園 

王玲瑜。【追憶自由】_複合媒材_ 么八二空間 

林榮彬。【事件‧足跡】_ 裝置藝術 _ 台灣文學館

鍾穗蘭。【咱ㄟ心聲】_ 裝置藝術 _ 吳園

劉育明。【狗吠火車】立體造形_臺南市火車站前圓環

李書旆。【廣場行動】_空間裝置/行動藝術_吳園

倪   祥。【不要上去】_ 複雜媒材 _么八二空間  

賴珮瑜。【自由的回聲】_ 平面作品以裝置展出 _正興街小廣場 

陳仰德。【火與草】_ 肖像行動藝術 _La Bottega / 暖暖蛇工作室

一些朋友。【南榕廣場碑】_南非黑大理石/水泥 _(原放置處遭校方移除持續協調中)

黃宏錡。【閣來,著是阮的代誌!】_ 攝影 _吳園十八卯茶屋2F

高采琳。【仁之墓】_立體作品_孔廟

蘇仙筆。【心、眼】_立體造形_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吳淑明。【知權(一)】_複合媒材_吳園十八卯茶屋

楊炘彪。【知權(二)】_複合媒材_吳園十八卯茶屋

 
陳禹達。【難溶之光】_立體雕塑 _台南神學院中庭

黑雞先生。【FIGHT THE POWER】_塗鴉 _永福路民權路口


策展理念:

「控制現在的人控制過去,控制過去的人控制未來」—來自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

如果說歷史是一種移動的、有問題的論述,在那些時間斷續的事件當中,媒體與教育體系所構成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註一)在思想層次中細膩的運作不得不重視且去發現。當歷史在交迭的世代間產生不信任時,一個平板單一的歷史敘事體迫使人不斷追求在原先意識形態的壓迫下而採取追逐真相的行動。成功大學新廣場的命名爭議,引發討論一個歷史人物所衍生一連串的爭議性事件與言論,使原先建構在歷史性的社會共識再次被審視。當每一個世代都在轉而專注於發展一套有助於打破這個敘事體的權力時,一個具備正當性,且被每個人都斷然認同的歷史論述是否可以被建立?

「我主張」-尋找南榕藝術展,透過尋找一個在消失歷史人物的過程,探尋不同論述對特定時間與事實之間的裂縫,藝術家或透過擬真,場景再造,重新建立社會性文本,或與歷史相關的接受社群對話等等途徑,重述社會事件與特定人物的精神,並提出一個觀注既存過去與未知未來的詮釋。

註一:阿圖塞(L. Althusser在「意識型態和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一文中解釋了「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即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ISA之概念。


註二:台灣政治異議人士鄭南榕鄭南榕出生於一九四七年,也就是發生二二八事件的那一年,19894月,為了表達「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拒絕拘捕,並且自囚之自由時代週刊總編輯室自焚身亡。




0 意見 :

張貼留言